学国际象棋能否改变孩子行为习惯?

学国际象棋能否改变孩子行为习惯?

可以养成哪些好习惯?   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习惯,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。   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,就像给他在人生银行里存了一笔钱,以后他会不断收到好习惯带来的各种好处,更容易走向成功;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,就像给他的人生银行借了一笔贷款,以后他的人生中会经常承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,就像在不停地换利息。


现在的熊孩子是越来越多,常常搞得家长苦不堪言,但是学习国际象棋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  01
  可以养成哪些好习惯?
  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习惯,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。
  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,就像给他在人生银行里存了一笔钱,以后他会不断收到好习惯带来的各种好处,更容易走向成功;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,就像给他的人生银行借了一笔贷款,以后他的人生中会经常承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,就像在不停地换利息。

  下棋能帮助孩子培养的习惯分为
  生活习惯
  学习习惯
  思维习惯
  人际交往习惯
  健康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茁壮成长,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,完善的思维习惯能让他做一个有思想、独立思考的人,优良的人际交往习惯能明显提高孩子的情商。
  ➤遵守规则、礼仪,下完棋棋子归位,自己管理自己的棋书棋具,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。有时候会在新闻上看到各种游客不良行为的报道。这些都是从小没有培养出好的生活习惯所致。
  学棋课,老师就会告诉孩子下棋规则:一人一步,白先黑后,落子无悔。如果小朋友自顾自地连下两步,或者移动棋盘上的棋子,老师就会纠正他,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。
  ➤老师会强调下棋前礼貌开始,下完棋礼貌结束,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基本的礼仪。这是尊重对手,感恩的表现,即便是看起来很弱的对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,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。
  无论是课堂还是家里,下完棋我们都应该要求孩子把棋子收进棋盒、摆好棋盘,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要督促孩子自己管理。
  ➤在下棋的学习过程中,孩子会慢慢培养成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,如静心、学以致用、自己解决问题等。

  02
  国象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?
  下棋前看着对方微笑点头致意(你好),然后确认执白还是执黑。对局结束时,应向对方表示感谢(输的一方应主动伸手表示祝贺)。教孩子懂礼貌懂礼仪。
  今天学到的知识点,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棋盘上下出来,现学现用,书本上课堂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实战经验,这样他以后就会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,知识于他不再是死的,而是能够得到运用的能力。
  遇到比较难的习题,老师不要讲解答案,而是不断给出提示,有时甚至可以是错误的提示,引导孩子弄清全部变化,自己解决问题。在课堂上,老师应该扮演教育组织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身份,学习中的问题都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,老师的帮助只是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之一。
  下棋对孩子的思维锻炼是巨大的,所以在下棋的过程中,他可以养成完善的思维习惯,独立思考,谋定而后动,多角度看待事物,不钻牛角尖。
  不管是男孩、女孩,还是比自己大的或是小的,甚至于成人或者爷爷级的对手,只要一坐到棋盘前,就和自己是平等的。时间久了,孩子就会从思维上建立人人平等的思想意识。
  棋盘上很多似是而非的对局,我们老师要引导孩子用实战来验证这些对局,这样他理解得更透彻,将来类似对局在不同场合下出现时,他才真的会下。同样,孩子长大后,对任何事情都会先独立地思考,而不容易被忽悠、被煽动。
  棋谚云: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。刚开始学下棋,孩子都会很快,我们老师可以用胜负的结果来吸引他,不断提醒他下慢一点,想好了再下。这样帮助他养成“谋定而后动”的思维习惯。
  尊重对手,也不因为对手的态度影响自己的情绪,认真对待每一盘棋。努力下出着法而不要畏首畏尾,不要因为担心胜负而左右自己的判断。“对棋不对人”以下出的棋为目标,而不是胜负。

  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好习惯并不是孩子只要下棋,就可以养成的。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引导。
  ➤首先,要正面鼓励,耐心引导。
  孩子每做一个正确的行为时,我们都要立即正面表扬,强化他这个行为,次数多了也就成了习惯。
  ➤其次,要树立榜样。
  孩子是需要榜样的,这样他才知道怎么去做。
  ➤最后,要明确指出不足,逐步改正。
  对于不好的行为,要明确批评,用正面的鼓励和适当的引导,让孩子一步步改正。
  棋盘上的时光,不仅仅是胜负与竞争,更多的是习惯养成的循序渐进。如果要让孩子在下棋的过程中拥有这些好的习惯,仅仅在学校是不够的,需要我们的家长在陪伴他们的时候,多一些提醒和鼓励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京ICP备2021008133号-1